現今媒體環境與社會充斥著各式對立,世代與世代、族群與族群之間總有數道看不見的高牆。面對自己與社會,我們能拋出什麼樣的觀點?如果有機會,我想先送給自己兩堂課。
一堂是溝通;一堂是衝撞。
- 不被同溫層迷惑:搭橋者哲學——曾柏文(社會學博士,曾任端傳媒評論總監、新北市政府參議)
5/4(六)13:00-15:00 13:00開放入場 13:30正式開始
地點:信義誠品6F視聽室
90後的我們,在網路陪伴下成長,在社媒串起的無限連結中認識世界。比起過去倚賴傳統媒體的世代,我們看得更快更多,卻留下更多時代困惑:
資訊洪流到底是讓我們更貼近真實,還是離真實更遠?線上通訊促進人們間的理解,還是造成更嚴重的割裂?網路到底是提升民主的品質,還是讓民主陷入危機?英國脫歐、川普崛起,甚至台灣近年政治社會的紛擾,與這個時代通訊模式有什麼因果關係?
本場講者曾柏文,學習軌跡跨越化學、心理學到社會學;工作經歷從學術、新媒體、策展跨到政府。他曾以「言論內戰」討論社媒生態,以「共同體脆化」討論民粹浪潮,並倡議以「搭橋者哲學」銜接社會鴻溝,並主張「演算法的公共問責」。
曾柏文將和參與者一起討論:在這個時代我們如何自處,不被同溫層迷惑?是否存在,透過設計思考去介入、回應的可能?我們如何從「搭橋者哲學」出發,一起創造值得期待的未來?
- 不只是設計師——何樵暐(Digital Medicine Lab)
5/5(日)13:00-15:00 13:00開放入場 13:30正式開始
地點:信義誠品6F視聽室
每年茫茫大海的設計學子們,應該如何在臺灣現在艱鉅的環境中找尋設計不同的可能性?何樵暐設計師作為Digital Medicine Lab的創辦人,在程式、設計與互動領域耕耘,並專注於文化以及新媒體藝術的創作與推動。他認為設計作為一門學科(Discipline),設計師們應以其核心思想對社會以及文化中的各個面向以及種種議題提出質疑,並借以反思設計跳脫商業行為以外該有的價值與意義,讓設計成為一種思考傳達的武器而不只是解決問題並大量製造的工具。
臺灣從過去以工業技術為基礎設立的設計教育,到了大學制、研究所接連設立設計專業。現在以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多媒體、互動設計相關為大宗,眾多設計院校皆開設許多不同方向及專業的系所以滿足時代的變化。進步也從未停止,隨著行動裝置、互聯網科技的普及,人機互動、使用者經驗等相關專業人士也開始在大專院校授課,如此快速的發展學生們又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步伐?
從程式、設計思考、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互動到設計實務、工作挑戰,何樵暐設計師將分享一路走來,從ArtCenter到IDEO,紐約、加州到上海等地的歷程與經驗談,期盼設計路上的新鮮人們將能在此次分享中,找到設計更多的可能性,不再侷限於院校所設立的規範中。
退換票辦法
- 本活動委由 KKTIX 代為處理退票退款事宜
- 退票時將酌收 10% 手續費、且活動前十天內(不含活動日)不予退票。
詳情請見 KKTIX 代理退換票辦法。